中文

English

文献解析|尊龙凯时探讨小胶质细胞TNF-α在应激性高血压中的调控机制

发布时间:2025-08-09   信息来源:尊龙凯时官方编辑

在医学研究的广阔领域中,应激性高血压(stress-induced hypertension,SIH)作为一种由多种内外环境因素引发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始终保持着重要的研究地位。其特征在于动脉压力和血管阻力的持续升高,对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炎症与线粒体功能的障碍在SIH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文献解析|尊龙凯时探讨小胶质细胞TNF-α在应激性高血压中的调控机制

小胶质细胞所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影响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重要因素,这一过程进一步调控了SIH的进展。作为一种显著的身心疾病,SIH的病理机制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多系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神经炎症作为研究的热点被视为SIH发生的重要推动力。

神经炎症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的炎症反应,通常由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激活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引发。诸如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等炎性因子不仅对神经元产生直接影响,改变其结构和功能,还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离子通道等,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传导性。

RVLM的角色与神经炎症的关系

RVLM是调控心血管活动的关键中枢之一,其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SIH的发生有密切联系。RVLM能够整合来自外周的压力感受信号以及其他核团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交感神经的兴奋或抑制信号,进而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活动。在SIH的状态下,RVLM中的神经炎症水平显著升高,小胶质细胞等免疫细胞被激活,释放大量炎性因子,进而影响RVLM神经元的功能,加强SIH的进展。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固定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在维持神经稳态及应对病原体入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SIH等病理状态下,小胶质细胞可能被激活并转变为促炎型,其代表性因子TNF-α的释放显著增加。TNF-α通过影响RVLM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神经炎症和线粒体功能障碍。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氧化应激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然而,SIH等病理情况下,线粒体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研究表明,TNF-α是导致RVLM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SIH大鼠模型中,RVLM神经元的线粒体表现出过度伸长和肿胀等超微结构改变,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的蛋白表达下降,氧化应激水平上升,进一步验证了线粒体功能的障碍。

TNF-α的调控机制及其治疗潜能

研究表明,TNF-α通过抑制AMPK-Sirt3信号通路导致RVLM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AMPK作为一种能量感受器,在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Sirt3能调控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在SIH状态下,TNF-α的刺激显著下调AMPK和Sirt3的表达,进一步降低线粒体的呼吸链活性,造成氧化应激水平升高。

考虑到TNF-α在SIH中的重要作用,TNF-α抑制剂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靶点。通过抑制TNF-α释放,可减轻RVLM区域的神经炎症,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有效缓解SIH症状。在SIH大鼠模型中,通过注射TNF-α受体拮抗剂R7050可有效降低TNFR1的表达,阻断TNF-α的信号转导。同时,R7050也改善了RVLM神经元的线粒体功能,减轻了氧化应激水平,最终降低了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显示出有效减轻SIH症状的潜力。

综上所述,小胶质细胞来源的TNF-α通过抑制AMPK-Sirt3信号通路对RVLM脑区神经元线粒体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通过抑制TNF-α的释放,可以显著改善RVLM的神经炎症水平和线粒体功能,从而缓解SIH的症状。强有力的证据表明,TNF-α抑制剂或将成为SIH治疗的新靶点,为患者带来新希望。在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能够更全面地理解SIH的病理机制,开发出更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SIH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